很榮幸能參加這一次的劍術研習,這是很難得的機會,綜觀目前國內的武術中,能有實戰技擊的劍術訓練實在很少見,過去印象中的傳統劍術多是以套路及舞劍為主,很少有看到能實戰對打、對練的劍術對打形式,經過兩天的研習發現,劍術經過了對練、對打的過程中才更能了解自身的不足,不管是在劍招上或是身體素質上,甚至是心態上的不足,都能透過對練、實戰展現出來。
自古以來練劍講求先練心,再來練膽氣、眼神、手法、身法步,最後才是練力量以及技巧.在心態上須無所求,達到心無雜念,藉由對劍提升自我與對手.膽氣次之,所謂「一膽、二力、三功夫」,無所畏懼則心易清明,容易洞察敵我情勢,掌握最佳進攻時機.心態正確,膽氣俱足後,接下來就要練眼、耳、手法、步法、身法,惟有心、身一體方能運劍自如,所以這是的劍術研討依循著黃元秀先生的「武當劍法大要」,從先練劍招,再練劍勁,最後才是練劍舞、套路的程序,而劍招以實用為主,即把劍招實際運用到對戰中,將十字訣「劈、剌、提、撩、抹、削、揮、掛、弸、錯」一一熟練,練習時講求力度、精度及步法.由一步一劍、一步兩劍,最後到一步三劍.追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眼與劍合,劍與步合,步與身合,直練到劍身合一。
這次研討會除了主軸練劍外,一開始熱身、拉筋鬆身也是十分的講究,且在練劍前會練一些基礎拳法,因為畢竟劍是身體的延伸,須先達到精氣神一致,再來練劍才能用劍自如.這次的練習主軸是在十字劍訣,在古教練的引導下,與師兄、姐們對練,一步一步把各劍訣從一步一劍、一步二劍到一步三劍逐步熟練,熟練後也將不同劍訣加在對練練習中,如將刺、提、掛一起對練針對身體上、下的刺與防一起練習,這樣可以更了解到,教練在基礎練習中要求的三尖照、距離感及敵情觀念的重要性,並透過這樣的練習,可以覺察到自己在劍招及身體素質不足的地方,以我個人為例,在對練的過程中,發現在步法上的協調性不夠,且在腕力上也不足,古人說劍術憑藉著「胸中之氣及腕上之力」真的是一點不差,透過這次的深度對練我更清楚自己要如何提升。
真的十分幸運能有這個機會參與這個研討會,在教練有效的引導下並與許多有經驗的及師兄、師姐對練,進步真的很快,更覺得這樣的練劍方式需要更大力度的推廣,讓更多人能透過這樣實戰對劍的練習後在武術上能有更大的提升及進步,而且在武德上、身、心上都能有一些的進步,實在是很好的學習武術的方式,值得我輩深度的推廣。
留言
張貼留言